!--go-->
之后赵括一路向北,查看了上党的煤矿,酿酒厂,还有果园,最后抵达屯留。
“大王。”冯亭将赵括迎入府中,他知道赵括平时不喜喝酒,便吩咐下人将茶取来,为赵括倒了一杯。
赵括巡视赵国并没有告诉各地官员,不过也没有隐藏踪迹,冯亭自然早就得到了消息。
“寡人一路走来,上党百姓对冯亭郡守很是赞赏。”赵括说道。这话他倒是没有说谎,由于历史原因,冯亭在上党的威望甚重,再加上战后重建,冯亭亲自带领百姓建造房屋,开田铺路,百姓对冯亭非常感激。
“臣惶恐。”冯亭连忙说道。自从田氏代齐之后,这种受到所有平民赞赏的事情是非常犯忌讳的,虽然他知道赵括大概率不在乎,但是表面上还是要做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。
“没什么惶恐不惶恐的,本王不是小气之人,有政绩就是有政绩,没有政绩就是没有政绩。本王不会在乎你们收买人心什么的。”赵括挥手说道。
所谓收买人心,不就是被对比出来的吗?所有官员都贪污腐败,只有你清正廉洁,那民心自然是你的。
反之,如果大部分官员都能做到清正廉洁,为国为民,那还能收买民心吗?
就算能收买也是为赵国收买。
“多谢大王。”冯亭感激的说道。在韩国和赵国都做过官的他深切感受到了两国不同,韩国注重的是‘术’,赵国注重的是‘用’。
韩国国君选派官员,要考察他们是否名副其实,工作是否称职,言行是否一致,对君主是否忠诚。HttpS://WWW.hLχS㈨.CōΜ/
这些都没有问题,但有问题的是,这些事情都是暗中使用的手段。国君要
“藏于无事”
“示天下无为”,装作什么也听不到、看不到、不知道,不暴露自己的欲望、智慧,目标。
让臣子无从猜测国君的意图,也就没办法取巧讨好,没办法隐藏自己的缺点。
国君也就可以听到一切,看到一切,知道一切,做到
“独视”
“独听”
“独断。”申不害曾说
“独视者谓明,独听者谓聪,能独断者谓之天下主也。”申不害为了防止大臣篡夺国君大权,还要求各级官吏只能做职权以内的事情,不能越职做事。
凡是职权以外的事情,就算知道也不能讲。除了韩国之外,秦国也有这项规定,不知道是谁抄谁的。
最后的结果就是国君听不到真实的意见,不了解真实的情况,下面官员争权夺利国君也无可奈何。
总之,在韩国做官是一项非常折磨的事情,因为你不知道哪里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你,你也不知道韩王那个充满智慧的小脑袋瓜里想的是什么。
说句不好听的,韩王派他到上党来,到底是让他把上党交割给秦国,还是知道他不会这么做,反而会把上党送给赵国,引起秦赵相争,这才派他过来的,他都不知道。
韩王那个坑货什么都没跟他说。这也是他为什么在战争结束之后,没有回韩国,而是将家人接到赵国的原因。
韩国就是块泥潭,没什么水,王八还多。而且和秦赵楚天生就有一种从内而外的大国底蕴,齐魏两国也在努力恢复巅峰时期,连燕国没事的时候,也会梦回燕昭,不同的是,韩国从来都没有什么大国风范,不是当小弟,就是在当小弟的路上。
一开始给魏国当小弟,后来和魏国一起认齐国当大哥,再后来为了抵抗秦国又认楚国当大哥,被楚国摆了一道转头认赵国当大哥。
之后发现赵国也不是秦国的对手,决定打不过就加入,认秦国当大哥!
结果发现秦国比之前几个大哥更加不要脸,连自己小弟的地盘都抢。战国七雄,除了韩国自己之外,剩下六个国家,五个当过韩国大哥,韩国怎么可能有底气?
能活到现在就是奇迹了,如果不是每次找准时机,认大哥认的快,恐怕早就被灭了。
当年宋国何其威风,南打楚国,西虐魏国,北踢齐国,照样被灭了。韩国和宋国一样,夹在大国中间,唯一不同的就是左右逢源做得好。
不过冯亭觉得这个办法并不是长久之计,秦赵楚魏任何一国强大,都有可能灭掉韩国,还是早点跑路比较好。
他又不是屈原,没必要和自己过不去。
“我来上党之前,见了一次母择和劫,母择如今已经达到了罡元境巅峰,实力不亚于郡守,兵法韬略也都融汇于心,只差领兵打仗了,本王就让他从学院毕业,到军队中当百夫长了。”赵括笑着说道。
“让大王费心了。”冯亭笑着说道,两个儿子一从军一从政,未来都是前途无量,他是非常满意的。
赵国比他强的不少,但是儿子比他儿子强的,还真找不到,这也是他最骄傲的地方。
“冯劫也是同辈的佼佼者,多次受到祭酒夸奖。”赵括说道。
“等舍孙回来,臣一定好好管教。”冯亭俯身说道。他明白赵括这次只是捡好的说的,他那个孙子确实是同辈中的佼佼者,不过却是打出来的,同龄人中就没有几个没被他揍过的,连现在站在赵括旁边的彬都被冯劫揍过。
“小孩子之间的打闹,不必当真。”赵括挥手说道,一群小孩子相处,打打闹闹的很正常,有时他看到都不会去管,最多晚上回来之后,告诉彬要好好练武,下次揍回去。
这种同辈之间的激励,远比长辈的叮嘱管用。聊了几句之后,冯亭很识趣的告退了。
赵括在屯留停留了几日,便前往太原郡。三月三,上己节。赵括在晋阳祭祀黄帝轩辕和列祖列祖。
祭祀结束之后,赵括来到太原钢铁厂。太原有大型的煤矿和铁矿,汾水穿境而过,水利资源丰富,赵国在太原郡筹建了赵国规模最大的钢铁厂,直到去年年底才正式开始生产。
之前赵国的工坊一直集中在邯郸,但邯郸附近虽然有铁矿,却没有煤矿,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从上党和太原运煤过去,而且邯郸地势落差小,流水平缓,难以利用水利。
赵括便将钢铁厂搬到了太原,邯郸工坊改为以技术研发为主。
“每天能产多少钢铁?”赵括直接问道。
“五千斤左右。”赵铸抱拳说道。
“……”赵括有些无语,每天五千斤,一年也才九百多吨,相当于后世一座小型钢铁厂的日产量……不过想到时代的限制,赵括也能够理解,能够有这个结果已经很不错了,以前还没有这样呢。
他也不是技术人员出身,对这方面没有太多的办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