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啰小说网>都市言情>满级考古大师>二百四十四章 2200年前的计时工具:刻漏
  一盏雁鱼灯,引发了众多考古工作者们的惊叹。

  古人的聪慧程度,真的不可小看。

  别老觉得距离现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代人,智慧就很低级。

  虽然,可能当时的平民,确实没有现代普通人接受的知识多,大部分都是很好湖弄的“愚民”。

  但是,古代的精英阶级,除了学的科技知识,确实是不如现代人之外,在其他方面,真不一定比现代人差。

  比如顶级的政治家霍光、汉宣帝,他们的智慧,大部分现代人都是不可及的。

  就算是让一个普通人,突然面临汉宣帝那样的政治环境,十个里面有九个半都不可能做到比汉宣帝还好。

  同样,古代的工匠们,也是拥有大智慧的。

  像这种虹管灯,让一个现代人来做,大部分也是根本想不出这种巧思的。

  “这种雁鱼灯,一共有两盏,应该是一对灯!”

  陈翰的到来,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,大家的注意力全在这一对雁鱼灯上。

  跟着一起观赏了片刻后,陈翰见都没人搭理他,他只好干咳一下,主动问道:“温所,你们在这间藏室中,有啥大发现嘛?”

  被他问到的温远根,这才注意到陈翰来了,哈哈一笑,揽住陈翰的胳膊说道:“小陈啊,你们社科院在东藏室忙活的如何了?”

  陈翰无奈的摊了摊手:“东藏室内全都是厨具,还有一堆鼎。”

  “不过发现了虫草和花生,对植物考古学来说还是有很大意义的。”

  温远根挑了挑眉毛,有些惊讶。

  花生和虫草,这在考古领域,都是比较稀奇的东西啊。

  不过这些东西说重要也重要,说不重要也不重要。

  他呵呵一笑,拉着陈翰走到了一个文物存放箱旁边,乐呵呵的说道:“小陈,给你看个好东西。”

  “如果说,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,就出现了“南昌”二字,你信吗?”

  哦?

  温远根这么一说,意思不就是,发现了带有“南昌”二字的文物嘛!

  南昌地处长江以南,水陆交通发达,形势险要,自古有“襟三江而带五湖”之称。

  虽然这里很早就已经成为华夏文明的统治区了。

  不过在上古先秦时,可不叫这个名字。

  南昌在《禹贡》中,属扬州地。

  春秋时属吴国,战国属楚国。

  因为南昌地处吴、楚交界,所以吴楚相争多在于此。

  《左传》记载:昭公七年(前553年),楚令尹子荡伐吴师于豫章。

  到了战国时期,南昌的归属才尘埃落定。

  当时这里的地名叫做豫章。

  后来,到了秦国的时候,秦一统六国后,豫章归属于九江郡。

  据《汉书》记载,前202年(汉高祖5年)刘邦在垓下打败项羽之后,派大将灌婴率兵平定江南“吴、豫章、会稽郡”。

  灌婴平定豫章后,立即设官置县,首立南昌县为豫章郡之附郭,取吉祥之意“昌大南疆”、“南方昌盛”为县名,颖阴侯灌婴奉命驻军当地,修筑“灌城”。

  而这座灌婴城,便是南昌有历史记录以来最早的城池。

  至此,南昌始设县,成为了一个正式的行政单位。

  不过,这是史书上的记载。

  在出土物里,是没有发现早期南昌建城后的带有“南昌”二字的文物。

  这也一直是南昌本地考古的一大憾事。

  毕竟,史书上记载,南昌西汉便以立县了,但是却一直找不到带有“南昌”二字的西汉文物,就挺可惜的。

  不过听温远根的意思,这文物是出现了。

  果不其然,温远根打开面前的文物箱,一个青铜豆型灯,出现在了箱内。

  豆形灯,是我国最早的灯的形制,也是使用最久、最普遍的一种灯。

  从战国时期,一直到明清时期,都有豆型灯的使用习惯。

  可以说这是一种见证了华夏历史的灯具,也是保有量最大的灯具。

  从寒门贫瘠子弟,到贵族列侯王公,家里都有豆型灯,区别只是奢华与否。

  而此时躺在文物保存箱里的豆型灯,就是最普通的样式,没有什么过多的装点,很朴素。

  但是!

  在这个灯那细细的“腰肢”上,却刻有“昌邑”二字铭文。

  这倒是为墓主人的身份,再次提供了重要的证据。

  不过对于墓主人的身份,已经有太多证据可以指向昌邑王刘贺了。

  陈翰神情中带着些询问的看向了温远根。

  温远根嘿嘿一笑,伸手拿出了这盏灯,将底座朝向了陈翰。

  “你看底下。”

  陈翰闻声看去。

  只见在灯座的底下,清晰的刻有“南昌”二字!

  这是关于南昌城的最早、最珍贵的实物资料啊!

  “这盏豆型灯,对华夏西汉考古来说,并不算多重要,甚至可以说很普通。”

  “但是对南昌本地来说,却有非常特殊的含义,可以作为南昌的传世之宝了。”

  温远根有些感叹的说道:“不止这盏灯。”

  “还有一件江西首次发现,全国第六把的滴漏报时铜漏壶!”

  温远根又打开了旁边的另一个文物保存箱。

  一个圆柱形带提把手的青铜器,正静静的躺在里面。

  “这是一个刻漏?”陈翰惊讶的说道。

  刻漏,是古代汉族科学家发明的计时器。

  《说文解字》有言:“漏,以铜受水,刻节,昼夜百刻。”

  对于刻漏,陈翰印象深刻。

  不过并不是因为学考古才知道的这个工具,而是他小时候看的一部TVB港剧《封神榜》!

  在这部剧里,陈浩民演的哪吒家里,就有一个铜刻漏,每天准时滴水报时。

  原理类似于沙漏,控制水滴的流速,然后根据漏壶中剩余的水位刻度,确定时间。

  因为这个刻漏多次出现在剧中,所以陈翰对其印象深刻。哈啰小说网

  不过等他长大后,学习了相关知识后才知道。

  滴漏报时到汉代才有了制度。

  自汉以后、历代循行。

  夜漏尽,指天明,要鸣鼓报时。昼漏尽,指夜临。要鸣钟报时。

  《封神榜》背景的商末,显然是没有这么先进的报时设备的。

  不过考虑到这是神话电视剧,倒是也不必深究了。

  人家哪吒后来还成了莲藕人呢...

  倒是海昏侯墓中出土的这把计时用的铜漏壶,无疑是与史书的记载相互印证的!

  《汉书·哀帝纪》记载“漏刻以百二十为度。”

  汉代刻漏分昼漏与夜漏,共一百刻,一刻约等于14.4分钟,全部漏完就差不多是24个小时。

  可见,汉代刻漏计时与日馨计时是一致的,都是一日百刻之制。

  这点,史书上的记载,和面前这个西汉时期的实物,也可以互相印证!

  华夏历史文献的严谨性,再次被证明! 无尽的昏迷过后,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。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,请下载星星阅读app,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。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,已经星星阅读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。

 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,胸口一颤一颤。

  迷茫、不解,各种情绪涌上心头。

  这是哪?

  随后,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,然后更茫然了。

  一个单人宿舍?

 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,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。

  还有自己的身体……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。

  带着疑惑,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,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。

  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,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,外貌很帅。

  可问题是,这不是他!下载星星阅读app,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

  之前的自己,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,工作有段时间了。

  而现在,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……

  这个变化,让时宇发愣很久。

  千万别告诉他,手术很成功……

  身体、面貌都变了,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,而是仙术。

  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!

  难道……是自己穿越了?

  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,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。

  时宇拿起一看,书名瞬间让他沉默。

  《新手饲养员必备育兽手册》

  《宠兽产后的护理》

  《异种族兽耳娘评鉴指南》

  时宇:???

  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,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?

  “咳。”

  时宇目光一肃,伸出手来,不过很快手臂一僵。

  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,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,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,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。

  冰原市。

  宠兽饲养基地。

  实习宠兽饲养员。网站即将关闭,下载星星阅读app为您提供大神顾屈的满级考古大师

  御兽师?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